首页|对《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对《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扫码查看
在讲座中,漆凌云教授集中检视类型研究与形态研究这两种学术取向,对钟敬文、刘守华、刘魁立所确立的经典范式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结合近20年来学界的相关代表性成果,呈现了类型与形态研究中外融合与本土创新的学术谱系,在此基础上提倡了具有潜力的故事学研究方向.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勾连、术语体系的建构、本体研究的取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赵佩汶、漆凌云、朱佳艺、张佳伟、陈昭玉、俞明雅、阿部美佳、郑芩、李思羽、邵妍、区愫恩

展开 >

北京大学中文系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故事学 本土化 类型研究 形态研究 术语体系

2024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民族艺术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14
ISSN:1003-2568
年,卷(期):2024.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