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何种财政支农政策更有助于特色农业发展:普惠性还是功能性——以黄河流域为例

何种财政支农政策更有助于特色农业发展:普惠性还是功能性——以黄河流域为例

扫码查看
培育与发展特色农业是发挥区域性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而相比主粮生产特色农业更具弱质性,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必要.本文以黄河流域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财政支农政策类型、作用渠道与实施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普惠性财政支出对特色农业数量增长较为显著,而功能性支出对特色农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均有正向影响,并且科技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对特色农业发展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财政支农通过促进技术发展、推动市场培育、扩大合作组织等方式对特色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有深刻的政策涵义,应有选择性地实施功能性财政支持的同时,还需要实施具有福利性质的普惠性支出,以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并且需要不断加大特色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培育提升特色农业市场化水平,提升特色农业合作化水平,从而促进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张永旺、赵敏娟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普惠性支出 功能性支出 特色农业 黄河流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2ZD0832452023316

2024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农村经济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8
ISSN:1003-7470
年,卷(期):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