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

郭晓鸣

月刊

1003-7470

ncjj5784@sina.com ncjj5784@126.com

028-87013295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内

农村经济/Journal R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注重理论创新,突出现实研究,注重以专业和专家的眼光评析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讨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的崭新面貌。《农村经济》2004年全新扩版,通过调整内容、提升质量,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改革研究的一流期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和96页的篇幅,将使《农村经济》成为国内容量最大的农村经济类专业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现实图景与优化路径

    孙迎联贾海刚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在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达成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互动同构,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创造了可能空间,二者在战略目标上实现了价值耦合.既有研究已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性积极影响,但同时也暴露出"新基建"动力不足、"数字人"短缺以及数字载体存在"壁垒""悬浮""鸿沟"等现实图景,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针对掣肘难题,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亟须实施加强数字"新基建"、培育乡村"数字人"、扎好制度"安全网"、治理"数字悬浮"、消弭"数字鸿沟"的优化路径.

    数字乡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现实图景路径

    集体经济主导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来自四川省和浙江省三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郭晓鸣郑荏元唐希鹏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宅基地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最特殊的制度安排,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当前,由于存在集体所有权主体缺位和发展要素难以整合等多重困境,导致盘活闲置宅基地过程中分散无序和低水平利用问题突出,稳定性和带动性严重不足.本文基于产权理论视角,客观分析盘活闲置宅基地面临的现实阻滞,构建"权利流转—集体主导—发展提升"的分析框架,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盘活闲置宅基地何以实现的重要问题.结合四川省彭山区金烛村、浙江省德清县仙潭村和四川省彭州市金城社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将"精准盘活、整村运营、项目拉动"的外部驱动型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模式和"全面盘活、跨村合作、共建共享"的内部驱动型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总结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实现路径及经验价值.

    产权理论宅基地盘活集体经济案例分析

    农户分化对宅基地退出的 锚定效应分析——基于江苏、安徽8村349户的调研数据

    金晶李成星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分化为宅基地退出的差异化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如何有序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对提升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稳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安徽两省试点区域8村349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分化的锚定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职业分化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内在锚(价值认知)发挥中介效应、外在锚(退出补偿)发挥调节效应.由此,未来须持续保障宅基地退出农户权益、开展宅基地价值功能认知引导、推进多元化补偿模式探索,为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参考和实践依据.

    农户分化宅基地退出锚定效应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余澳李进贾卓强
    3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问题关乎百姓民生和国家安全,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总量和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资源相对匮乏及粮食损失较严重背景下,促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全国31个省份2001-202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通过有效替代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及节粮减损三条路径有助于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为此应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及强化节粮减损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节粮减损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

    整体性智治: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

    杨敏郑岩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叠合"农业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现代社会复杂性和治理超载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性智治"既能体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价值关切,又能诠释数字时代的乡村社会叙事,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循框架与理想图景.比照乡村"整体性智治"的应然要求,数字治理要素在与乡村社会情景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数字鸿沟与治理贫困、信息孤岛与数据坟场、技术负能与技术异化以及制度悬浮与制度滞后等"碎片化"问题.面向"整体性智治",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应强化资源整合与主体协同、数据规范与信息共享、技术反思与技术规制以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以结构多元化、数据共享化、技术智能化和制度精细化,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整体性智治碎片化智治

    乡村治理的清晰性理路及其操作逻辑——基于"积分制"实践的解构

    汪波周其鑫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晰性是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清晰性的乡村治理策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发轫于实践创新的积分制治理,显著提升了 乡村治理的清晰性.乡村积分制治理以界定事项范畴为前提、以明确指标分值为基础、以设置奖惩内容为保障、以宣传动员村民为关键和以乡村有效治理为旨归,在知识生产、权力运行与决策行动等维度呈现出清晰性的脉络,进而推动实现了 乡村治理内容的具象化、乡村治理过程的透明化以及乡村治理结果的公开化.乡村积分制治理综合了党建引领的政治逻辑、规则塑造的制度逻辑以及主体联结的行动逻辑,通过组织、引导与服务的功能整合,生活、规范与秩序的有机统一,行政、自治与社会的共建共享,使政治势能有效传导、制度效能有效释放以及参与动能有效激发,促进了国家—社会的接轨、个人—集体的联动、理性—价值的整合.推动乡村积分制治理,需要强化制度建设、技术赋能、主体教育以及风险规避,从而实现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换,最终促成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积分制清晰性党建引领规则塑造主体联结

    乡村空间治理:基于"规划-政策-管制"协同治理视角

    何鸿飞郭杰陈振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探索乡村空间治理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乡村空间治理的问题导向,剖析当前我国乡村空间规划体系不健全导致的公共利益受损、政策传导低效导致的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以及空间用途管制方式粗放导致的空间治理政策失效等现实问题与制度困境,采用"空间规划-政策传导-全域全要素管制"理论分析框架较好地揭示乡村空间治理客观规律,为乡村空间治理提供系统性理论架构.研究结果显示:乡村空间治理应以协调乡村物质空间发展与安全、开发与保护等生产关系为目标,立足乡村空间治理的现实问题,构建"县域统筹-镇村协同-村域管制"的乡村地区规划体系,以高效率的政策传导机制和系统完善的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空间治理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保险能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吗?——基于中西部地区的微观证据

    万章浩温涛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力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服务是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的重要抓手,为加快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利用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2021)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农业保险参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新型农业保险参与可以显著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且对于参保户来说,保障水平的提高对经营绩效也具有提升作用.其次,新型农业保险参与可以通过提高授信额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生产技术采纳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农业保险参与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组织化程度低、业态融合型、处于发展扩张期和负责人保险素养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农业保险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新型农业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素养能否改变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决策?

    李伟钟鑫王智勇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和2021年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分析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决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推动农村家庭非农创业.相比宽口径家庭非农创业,金融素养更能够推动窄口径家庭非农创业.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之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素养更能够推动男性、大专以下学历、无外出务工经历主体所在家庭非农创业.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主要通过增强风险偏好,改变融资偏好,获取金融资本等方式推动农村家庭非农创业.

    金融素养非农创业风险偏好融资偏好金融资本

    融资约束对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来自陕、晋、苏三省农村家庭的经验证据

    庄腾跃李顾杰罗剑朝
    9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2年农村家庭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农村家庭静态职业选择模型,理论分析融资约束对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采用Probit、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和Ⅳ-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一是融资约束对农村家庭从事务农主导型和非农自营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产生促进作用;二是受到融资约束的农村家庭会减少土地经营面积、农机拥有量和生产性支出,进而降低了其从事务农主导型或非农自营型生计策略的概率;三是制约农村家庭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型融资约束,而阻碍农村家庭从事非农自营型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为供给型融资约束,融资约束对低资产规模家庭和年轻一代户主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更大.由此应搭建"多方联动"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扩展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提升农村家庭发展韧性,以及采取多项措施激励乡村年轻一代"新农人"返乡创业.

    融资约束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静态职业选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