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技能劳动者非农就业转移的视角

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了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技能劳动者非农就业转移的视角

扫码查看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收入不平等指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收敛效应,分指数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收敛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低。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缓解家庭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减少自雇型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第三,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中的劳动技能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缓解收入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渠道。第四,人力资本存在调节效应,数字素养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收入不平等的收敛效应。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功能,与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和家庭数字素养进一步结合起来,逐步缩小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刘锋、张桃霖、黄苹

展开 >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收入不平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专项

18BGL02722YJA6300512022ZDZX4033

2024

南方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南方金融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12
ISSN:1007-9041
年,卷(期):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