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

扫码查看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等3种方式.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池塘养殖方式,其中网箱养殖的成鱼有最大的相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工厂化养殖中华鲟成鱼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生产运行成本,同等生产规模的投资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为网箱养殖的2~3倍,不宜大规模推广,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山溪、水库进行自流式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投入产出比高,能源消耗少,节约水资源,养殖中华鲟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资金投入的效益等均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中华鲟成鱼养殖方式.池塘养殖中华鲟成鱼虽然投入和成本低,但养殖成活率低,效果差,不宜大量采用.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单位面积载鱼量均较低,规格1~3 kg的个体,养殖时的有效载鱼量控制在10 kg·m-2左右较适宜,不宜超过15 kg·m-2.
Three types of culture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effects by comparison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朱永久、陈细华、刘鉴毅

展开 >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中华鲟 成鱼 工厂化养殖 网箱养殖 池塘养殖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中国水产科学院科研项目

2000DIB501772003-3-9

2006

南方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南方水产科学

影响因子:1.591
ISSN:2095-0780
年,卷(期):2006.2(2)
  •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