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工艺清香型大曲理化指标差异与微生物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工艺清香型大曲理化指标差异与微生物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The Correlational Study Between the Phys-chemical Index and the Microbiota in Fen Flavor Starter (Daqu)

扫码查看
以三种清香型大曲,清茬曲(Q)、红心曲(x)和后火曲(H),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曲理化指标的检测和大曲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初步解析了清香型大曲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微生物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与大曲理化特点差异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在Q(清茬)曲中,Kazachstania、Pichia、Symbiotaphrina、Aspergillus,Lichtheimia以及三个细菌菌属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与Q大曲的酯化力提升密切相关.在X曲(红心曲)中,丰度显著增加的乳杆菌菌属(Lactobacillus),Lachnoclostridium,Unidentified_lachnospiraceae对酒体风味物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维克汉姆酵母产香酵母(Wickerhamomyces)及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共同作用下对X曲糖化和液化力的提升和酒体风味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在H(后火曲)中,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Kroppensteditia菌属与大曲产香密切相关.根霉属(Rhizopus)和锁掷酵母属(Sporidiobolus)可促进大曲酯化力的提升.粘红酵母属(Rhodotorula)丰度的增加使该曲有转变为红心曲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大曲质量评定和稳定生产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栾春光、郝建国、江伟、郝保红、韩兴林、韩高燕、董建辉、曹苗文

展开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0015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汾阳032205

清香型 大曲 理化指标 微生物菌群 相关性

2021

酿酒
中国标准化协会 黑龙江轻工业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酒业协会

酿酒

影响因子:0.422
ISSN:1002-8110
年,卷(期):2021.48(2)
  • 1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