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人工智能(AI)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因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在南京市江宁医院行颅脑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31 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通过数坤CerebralDoc头颈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AI组)与影像人工后处理法(人工组)对2组在工作效率、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能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I组和人工组在平均完成时间[(176.74±17.49)s vs(822.05±103.11)s]、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88±0.33)vs(3.64±0.48)]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I组、人工组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分别为 92.38%、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与人工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38%vs 91.43%、80.67%vs 88.46%、90.08%vs 90.84%、95.10%vs 96.97%、72.14%vs 7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I技术能够获得更佳的后处理图像及显著提高影像医师的工作效率,并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具有精准可靠的辅助作用.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racranial aneurysms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image post-process

何柳、邢滔、许定虎、余玉盛、张宏

展开 >

211100 南京,南京市江宁医院医学影像科

人工智能 颅内动脉瘤 CTA 图像后处理

2023

东南国防医药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东南国防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0.992
ISSN:1672-271X
年,卷(期):2023.25(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