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国防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国防医药
东南国防医药

曹文献

双月刊

1672-271X

dngfyy@163.com

025-80868555(地) 0501-868555(军)

210016

南京市明故宫路6号

东南国防医药/Journal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ea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医疗、科研、教学等机构在医药领域内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密切关注医药科技发展动态,坚持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服务的宗旨,不断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时荧光多酶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小鼠细小病毒核酸的方法建立

    尤金炜陈慧马畅张旭亮...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多酶恒温扩增(exo-MIRA)技术的小鼠细小病毒(MVM)核酸检测新方法.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实验动物室共75份小鼠肠道内容物标本.针对MVM VP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引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以筛选最优引物对,并设计特异性荧光探针,构建exo-MIRA 检测法.通过检测梯度稀释模拟样本,进行检出限评价.检测其他小鼠病毒,包括仙台病毒(SV)、小鼠肝炎病毒(MHV)、小鼠鼠痘病毒(Ect)、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Reo),分析exo-MIRA法的交叉反应性.采用qPCR法和exo-MIRA法同时检测收集的75份标本,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qPCR法为参比方法,评估该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采用exo-MIRA技术建立MVM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MVM的检出限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五种小鼠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特异性检出MVM.75份标本检出结果显示,exo-MIRA法和qPCR法高度一致,Kappa值为0.921(P<0.05),exo-MIRA法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6.7%.结论 建立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MIRA恒温扩增技术的MVM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实验要求低、敏感特异等优点.该方法可应用于现场复杂环境的即时检测,在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应用上有一定前景.

    小鼠细小病毒多酶恒温扩增技术实时荧光快速检测

    转录因子RFX1上调FZD2促进乳腺癌增殖、侵袭和转移

    地里呼玛尔·吐鲁洪王少华
    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转录调节因子X1(RFX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探索其在乳腺癌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及配对乳腺癌旁组织中RFX1的相对表达量;通过生物信息学、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转录因子RFX1的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明确RFX1对乳腺癌增殖、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结果 RF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分期、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FX1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转移和EMT过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FX1靶向调控FZD2,过表达RFX1使FZD2启动子区转录活性增强(P<0.01).挽救实验提示外源性下调RFX1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被FZD2逆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X1通过上调FZD2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这一发现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乳腺癌转录调节因子X1FZD2转录因子

    针刀松解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刘璐纪进化汪燕刘国印...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松解(NKT)与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型跟痛症(PHS-CPF)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PHS-CPF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治疗方式分为NKT组(26例)和ESWT组(22例),NKT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模式进行操作,ESWT组采用激痛点治疗模式进行操作.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压痛评分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2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压痛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NKT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改善(1.88±0.71 vs 2.54±0.65,1.62±0.64 vs 2.54±0.65,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ESWT组治疗3个月后,晨起足跟痛无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晨起足跟痛增加(4.32±0.78 vs 3.45±1.10,P<0.05).治疗后1周时,NKT组的晨起足跟痛明显低于ESWT组(4.58±0.90vs5.27±0.98,P<0.05),而2组的足跟压痛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与ESWT组相比,NKT组在缓解晨起足跟痛(2.54±0.65vs3.45±1.10,1.88±0.71 vs 3.64±0.95,1.62±0.64 vs 4.32±0.78)和足跟压痛(0.58±0.58 vs 1.00±0.53,0.54±0.58 vs 1.09±0.61,0.73±0.53 vs 1.14±0.71)上更具优势(P<0.05).结论 NKT与ESWT治疗PHS-CPF的临床疗效确切,均能有效缓解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并具有较好的维持治疗效果,但NKT的临床疗效更佳.

    针刀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慢性跖筋膜炎跟痛症晨起足跟痛足跟压痛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戴卉张暐缪小红黄莹...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患者肌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6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为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75例和非肌少症组8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分析肌少症患者NLR水平与NRS200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年龄、NRS2002评分、握力、步速、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95%CI:1.036~1.126)、NRS2002(95%CI:1.043~2.093)和NLR(95%CI:1.006~1.373)是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NLR联合NRS2002对患者发生肌少症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敏感度为0.835,特异度为0.533;肌少症患者NLR水平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01).结论 NLR水平及NRS2002评分是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NLR联合NRS2002对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老年患者肌少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影响因素

    预防性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

    袁晓芳刘一鸣赵茜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预防性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对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66例NB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NB患儿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2组患儿第一化疗周期均采用环磷酰胺+托泊替康的化疗方案,预防组在化疗开始24~48 h后立即预防性使用rhG-CSF,对照组在出现粒细胞缺乏后再给予rhG-CSF进行治疗.比较预防组和对照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WBC、ANC恢复正常的时间,观察2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预防组WBC、ANC水平分别为(5.65±2.41)× 109/L、(6.22± 2.34)×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3.91±2.32)×109/L、(4.45±1.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 IFN-γ、TNF-α水平分别为(6.91±1.41)μg/L、(12.22±2.34)ng/L,低于对照组的(10.42±2.12)μg/L、(19.45±1.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 WBC、ANC 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56±0.86)d、(5.52±0.82)d,均短于对照组的(7.21±1.21)d、(7.43± 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继发感染发生率(21.21%)低于对照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CSF能改善NB患儿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预防性使用更能明显减轻NB化疗后骨髓抑制,减少继发性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预后改善价值.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神经母细胞瘤骨髓抑制化疗

    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杨文翠秦士钊陆军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托架联合负压真空垫和单用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放疗中心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联合组(32例)采用乳腺托架联合负压真空垫固定体位,分别采集单次治疗前、治疗后锥形束CT扫描图像,扫描图像与CT定位图像进行骨性配准,从而得出治疗前、后的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2组的摆位治疗成功率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和放疗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在X、Y、Z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1±1.16)mm、(2.89±1.24)mm、(2.56±1.34)mm,对照组分别为(4.35± 1.60)mm、(4.91±1.21)mm、(4.05±1.8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X、Y、Z轴上的总体摆位成功率为90.65%,对照组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危及器官心脏的V5、V20、Dmean、Dmax分别为(3.93± 1.65)Gy、(1.21±0.15)Gy、(1.68±0.32)Gy、(40.13±2.76)G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的 V5、V20、Dmean、Dmax 分别为(6.32±1.18)Gy、(2.53±0.25)Gy、(2.62±0.55)Gy、(44.05±2.30)G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15%)低于对照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托架联合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具有摆位误差小、体位固定性好、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低、放疗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乳腺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乳腺托架真空垫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熊华平吴志云庄海滨张海华...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浓度组、中浓度组、低浓度组,每组35例,高、中、低浓度组所使用的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4%、0.3%和0.2%.观察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切皮(T1)、扩张通道(T2)、刺激神经根(T3)及缝皮(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功能阻滞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表评估.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腰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在T1-T4时 HR、MAP、VAS 与 Bromage 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其中高浓度组 HR(69.52±7.36、71.13±7.41、71.07±6.95、70.35±7.47次/min)、MAP(77.41±7.46、79.34±8.05、80.25±7.88、78.37±8.23 mmHg)与 VAS 评分(0.27±0.55、1.30±0.57、0.98±0.56、0.45±0.38 分)、中浓度组 HR(72.43±7.48、73.76±7.56、73.42±8.13、73.66±7.29 次/min)、MAP(83.25±7.62、84.13±7.92、82.34±8.29、81.53±6.94 mmHg)与 VAS 评分(0.41±0.62、1.56±0.58、1.23±0.69、0.52±0.50 分),均低于低浓度组 HR(78.65± 7.72、80.39±7.60、82.58±7.44、80.91±8.30 次/min)、MAP(89.55±9.14、92.61±9.40、91.45±9.33、91.81±10.20 mmHg)与VAS 评分(2.24±0.81、3.74±0.85、4.14±1.10、2.82±0.93 分),高浓度组 Bromage 评分(1.22±0.43、1.40±0.56、1.69±0.70、1.53±0.59分)高于中浓度组(0.35±0.38、0.27±0.31、0.42±0.28、0.35±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最好,患者疼痛较轻,且未明显阻滞下肢运动功能,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评估中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于洋刘丹温澄非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评估中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2例高胆红素血症儿为患儿组;同期抽取医院健康出生的120例足月新生儿为健康组.2组均以超声实施左心室功能检查,统计分析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以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的应用优势.结果 患儿组左心室流出道最大流速为(0.60±0.08)m/s,明显高于健康组(0.51±0.05)m/s(t=10.348,P=0.001).患儿组左心室间隔三层心肌,室前壁与下壁的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的纵向峰值应变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心尖段外膜下心肌,中间段与基底段的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的纵向峰值应变率与健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治疗后心尖段与基底段外膜下心肌应变率分别为(-15.81± 2.65)%、(-8.81±1.65)%,均小于治疗前(-14.93±2.72)%、(-8.03±1.86)%(t=2.452、3.320,P=0.015、0.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更为准确、灵敏地量化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左心室心肌不同分层、不同室壁、不同节段的纵向应变指标差异,值得临床选择.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腹腔镜和开放疝修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朱林峰肖家全马芳汪敏徽...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疝修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01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48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为TAPP组;53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Lichtenstein术或Rutkow术)为OHR组.在术后第1、7天,第1、2、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第一次随访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复发和生活质量等.结果 与OHR组对比,TAPP组患者术后第7天疼痛(P=0.003)、住院时间(P=0.000)、术后并发症(P=0.035、慢性疼痛(P=0.033)具有优势,差异显著.TAPP组的生活质量在躯体疼痛(P=0.015)、总体健康(P=0.010)、生理功能(P=0.009)、生理职能(P=0.024)方面表现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心理健康的四个量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P组的结果更好.TAPP组的SF-36总分结果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疝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疼痛、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生活质量

    清石汤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应用的临床意义

    许衍超魏武杨刚王安喜...
    272-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石汤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所导致的肉眼血尿与腰背部不适感等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中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肾结石住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清石汤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均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3 d出院,对照组予以坦索罗辛治疗,清石汤组予清石汤治疗.出院后1~4周每周复查尿常规,出院后2周复查腹部平片(KUB),复诊时详细询问肉眼血尿及腰背部不适感等症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评价2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清石汤组尿常规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8.856,P<0.01;F组间=167.822,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的计数均逐渐下降(F时间=429.685,P<0.001;F时间=453.494,P<0.001);2组计数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下降幅度不同,清石汤组尿常规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幅度更大(F交互=6.684,P<0.001;F交互=19.677,P<0.001);治疗2周后复查KUB,清石汤组残石率23.0%,对照组残石率35.6%(P<0.05).清石汤组在出院后2周,肉眼血尿、腰背部不适感均完全消失,对照组在出院4周后尚有肉眼血尿患者和腰背部不适感患者.结论 清石汤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所导致的泌尿系感染、肉眼血尿及腰背部不适感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残石排出率.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输尿管支架管清石汤气滞血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