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及其历史经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及其历史经验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产生持续、长久的生态效益,造福子孙万代。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是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实施的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举措。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亲自部署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植树造林计划、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运动、颁发植树造林政策法规、监督检查植树造林议案执行情况、构建完备的植树造林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使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边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不仅有效地改变了边区森林树木缺乏的自然面貌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打破了敌人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克服了边区严重的经济困难,促进了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的生产建设。边区植树造林工作的丰富实践,对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治思维以及人民主体思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外文标题:
Afforestation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Counter-Japanese War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彭朝花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报刊部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植树造林
森林树木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出版年:
2023
DOI:
10.16397/j.cnki.1671-1165.202301118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0.302
ISSN:
1671-1165
年,卷(期):
2023.
23
(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