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民主体性重塑探赜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农民主体性重塑探赜

扫码查看
农民主体性的普遍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显著特征,但乡村文化迷失诱发的农民"精神贫困"已严重制约农民主体性的生发.要在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有效解答"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就必须坚持乡村文化振兴内生性原则,赋权乡村文化农民办,不断加强农民主体性的教育引导,以实现在乡村文化重构中重塑农民主体性.同时,通过确保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精神面貌不断得到提升、主体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从而在乡村文化价值再造中不断彰显农民主体性.

于中鑫、李银兵

展开 >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农民主体性 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建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22XMZ03221BMZ098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522
ISSN:1009-4458
年,卷(期):2023.25(2)
  • 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