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通情"促"达理":教师情感劳动的属性与机制 ——源自情感社会学的本土化阐释

以"通情"促"达理":教师情感劳动的属性与机制 ——源自情感社会学的本土化阐释

扫码查看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最需要投入特定的职业情感.在情感社会学视角下分析教师的职业情感,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能进一步提升基础理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强大回应力.教师所应具备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决定了其情感劳动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教师情感劳动受情感语术、情感态度和情感行为的影响,呈现出浅层扮演或深层扮演两种不同层次结构,并产生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教育管理部门应通过鼓励教师投入"真情实感",激发"情感塑造",回归"情感本位"等措施,不断优化教师情感劳动效能.

陈琳

展开 >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教师情感劳动 通情达理 本质属性 运作机制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2JDSZK092CDYB2022003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522
ISSN:1009-4458
年,卷(期):2023.25(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