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发展阶段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相对贫困的识别与测度——基于相对阈值下的A-F多维贫困指数

新发展阶段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相对贫困的识别与测度——基于相对阈值下的A-F多维贫困指数

扫码查看
在A-F多维贫困指数分析框架下,运用识别离群值的统计标准来确定相对阈值,以此识别新发展阶段革命老区相对贫困人口.以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三县区299个农户调研数据,从生计资本的视角构建5维度19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对农户的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就单维度相对贫困而言,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户在社会关系和家庭成员健康方面剥夺相对突出;基于四分位距法确定多维相对阈值为7.89,在此阈值下,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为0.006,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0.013,平均剥夺强度为0.464;五大生计资本中,农户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剥夺最为突出.脱贫不久的农户因生计资本薄弱,更可能陷入相对贫困.为此,应持续关注和提升该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尤其对那些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群体.

孙鲁云

展开 >

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相对贫困 多维贫困 生计资本 大别山革命老区 脱贫地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3YJA6301432108085QG306AHSKQ2022D081

2024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522
ISSN:1009-4458
年,卷(期):2024.26(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