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引进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加强藜麦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并推进育种进程.[方法]对从国内外收集的101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期、株高、茎粗、单株粒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藜麦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36.0%;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2%.各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为1.960~2.085,其中,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85;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960.通过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单株粒重与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0.36与-0.32).通过聚类分析,将101份藜麦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9份材料、第Ⅱ类群包含30份材料、第Ⅲ类群包含18份材料、第Ⅳ类群包含24份材料.[结论]在藜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必要关注藜麦籽粒产量与营养品质协同提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