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农业学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
北方农业学报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

王千里

双月刊

2096-1197

nkjbianjibu@163.com

0471-5900622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

北方农业学报/Journal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体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特色,主要报道农业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农业综述、丰产经验、先进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成果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清选工艺对甜菜单胚种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辉张必周孙梦媛付增娟...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有效提升甜菜单胚种种子丸粒化加工质量,探究单胚种种子清选工艺,为实现甜菜单胚种的种子丸粒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试验参数,分析比较原始种粒径大小、磨光处理、磨光条件、比重筛选及水选对甜菜单胚种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原始种分级处理可以提高甜菜种子粒径大小的均一性,与未分级处理原始种相比也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P<0。05)。磨光处理经筛选分级后,磨光种和复磨种的发芽率显著(P<0。05)高于原始种(粒径4。75~5。25 mm),复磨 2 次发芽率最高(89。30%),显著高于复磨 1 次和其他磨光种(P<0。05);磨光处理后,种子千粒重和脱壳率与原始未磨光种子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磨光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磨光强度处理中,分级磨光种2。0~2。5 mm、2。5~3。0 mm、3。0~3。5 mm的发芽势、发芽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频率 35 Hz均显著高于 40 Hz(P<0。05);频率35 Hz、时间 3 min和频率 45 Hz、时间 1 min种子发芽率较高,适合甜菜单胚种种子磨光。比重筛选结果表明,比重 2 的发芽率和千粒重最高,分别为 85。00%和 9。62 g,其中,发芽率显著高于除比重 3 以外的其他种子(P<0。05),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种子(P<0。05)。水选试验结果表明,水选+回干 18h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分别为 91。25%、92。75%,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条件(P<0。05),且此时的含水量为 10%。[结论]甜菜单胚种原始种子依次经过除杂、分级、磨光、比重筛选、水选等一系列清选工艺后,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助于甜菜单胚种子丸粒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甜菜单胚种清选工艺发芽率丸粒化

    欢迎订阅2025年《北方农业学报》

    10页

    秋播杂交组合大葱筛选试验

    周欣阳刘晓蕊刘湘萍付崇毅...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秋播杂交组合大葱。[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培育的杂交组合大葱H2201、H2202、H2203、H2204、H2205、H2206、H2207、H2208、H2209、H2210、H2211、H2212、H2213、H2214 和H2215 为试验材料,以山东大葱(CK1)和内葱二号(CK2)作为对照,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大葱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并利用个案排秩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农艺性状中,大葱H2214株高、单株重、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13。97 cm、307。34 g、63 620。14 kg/hm2;大葱H2204 假茎横径最大,为 2。56 cm;大葱H2201 假茎长最长,为 48。83 cm。品质指标中,大葱H2214 大蒜素含量最高,为2。19 μg/g FW;大葱H2204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为89。60 mg/g FW;大葱H2211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118。57 μg/g FW;大葱H2207 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 156。54 mg/g FW、164。89 μg/g FW。15 份杂交组合大葱中,综合评价排名前 5 的依次为H2214、H2204、H2211、H2207、H2201。[结论]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大葱为H2214、H2204、H2211、H2207、H2201,其中H2214 综合性状更优。

    大葱杂交组合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指标

    基于ISSR的8个羊肚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海宾鲍红春李小雷任益芳...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羊肚菌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多样性,为选育适宜内蒙古西部地区栽培的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A3、赵二六、羊贵妃、金秋、DY008、A芦、001、内石林 8 个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 8 个羊肚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利用100条ISSR引物对8个羊肚菌菌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出12条ISSR引物,扩增出DNA条带 76 条。其中,有效条带 59 条,多态性比率为 75。83%。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 0。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30 0。供试菌株的遗传距离变幅最大的为 1。072 6;在GS值约为 0。38 时,将菌株分为 5 个类群。[结论]供试羊肚菌菌株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性。

    羊肚菌ISSR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利用分子标记检测59份番茄种质对3种病毒的抗性研究

    孟彻高婧杨永青付崇毅...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抗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asaic virus,To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番茄种质,为内蒙古自治区番茄抗病毒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六叶期番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 59份番茄种质抗ToMV、TSWV和TYLCV特性,并进行DNA提取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筛选出抗TYLCV的种质 9 份,其中,樱桃番茄 1 种、草莓番茄 1 种、鲜食番茄 7 种;抗TSWV的种质 5 份,其中,樱桃番茄3种、草莓番茄 2种;抗ToMV的种质 14 份,其中,草莓番茄 3种、鲜食番茄 11 种。[结论]59 份番茄种质中,具有病毒抗性的鲜食番茄占 30。51%、草莓番茄占 10。17%、樱桃番茄占 6。78%;具有抗ToMV种质 14 份、抗TSWV种质5 份、抗TYLCV种质 9 份,因此含抗病基因的种质占 47。46%。

    分子标记检测抗性基因番茄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种业》

    37页

    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分析

    张梦蕾王萍廉勇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为籽用美洲南瓜抗性品种的亲本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3 份甜瓜国际通用鉴别寄主对白粉病生理小种进行鉴定;以抗白粉病品种M2 作为母本和感白粉病品种F4 作为父本构建六世代群体,通过卡方适性检验分析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的遗传规律;通过F2分离群体创建抗、感病池和两个亲本池,利用BSA-seq和InDel分子标记初步定位抗病基因。[结果]籽用美洲南瓜白粉病生理小种为 2US;F2 分离群体植株遗传特性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抗白粉病性状由 1 对单主效显性基因控制。籽用美洲南瓜抗病基因关联到 3 个相关的候选区域,总长度为 3。41 Mb,包含 468 个基因。在候选区域内将籽用美洲南瓜的抗白粉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 10 连锁群上,两端连锁标记为pm10-8 和pm10-1。[结论]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在标记pm10-8 和标记pm10-1 之间,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 20。5 cM和 17。1 cM,该区域内共包含 27 个候选基因。

    籽用美洲南瓜生理小种遗传规律分析BSA白粉病分子标记

    艾蒿浸提液化感物质的纯化与鉴定

    徐松鹤田慧英彭莉原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艾蒿浸提液化感物质进行纯化与鉴定。[方法]采用纯净水作为溶剂提取艾蒿根、茎、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GC-MS定性、定量测定其中的酸性、中性和碱性成分。[结果]艾蒿浸提液不同部位检测出的物质不同,其中,酸性成分 38 种,根部所含种类最多(20 种);中性成分 21 种,茎部所含种类最多(10 种);碱性成分 21 种,叶部所含种类最多(9种)。根部和茎部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类物质与烯类物质,如 5-(1-甲基亚乙基)-1,3-环戊二烯、2,3-二氧代二乙酰基丁腈和顺-双环[4。2。0]辛-3,7-二烯。[结论]艾蒿根和茎可能是其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部位,产物多为有机酸类物质与烯类物质。

    艾蒿化感物质纯化与鉴定

    鹰嘴豆黄酮类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体外药效评价

    海婷玉卫丁一丁昱熊青山...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鹰嘴豆黄酮类化合物有效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通过抑菌试验评价鹰嘴豆和鹰嘴豆总黄酮的体外药效。[方法]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 Zorbax SB-C18(4。6 mm×15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A(甲醇)∶B(0。5%磷酸溶液)=45∶55,以 0。8 mL/min流速进行等度洗脱,柱温 3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进行验证。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牛津杯法、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鹰嘴豆(100 mg/mL)和鹰嘴豆总黄酮(20 mg/mL)的抑菌效果。[结果]等度洗脱后,共分离出芦丁、柚皮苷二氢查尔酮、槲皮素3 种黄酮成分,其色谱峰在30 min内均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 0。003 75~0。060 00 mg/mL(R2 为 0。996~0。999);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芦丁含量为0。032 mg/g,柚皮苷二氢查尔酮含量为 0。052 mg/g,槲皮素未检出。抑菌效果试验表明,滤纸片扩散法和牛津杯法检测鹰嘴豆和鹰嘴豆总黄酮均未出现抑菌圈,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孔板均浑浊。[结论]本试验选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一定可靠性,适用于鹰嘴豆中芦丁和柚皮苷二氢查尔酮 2 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测定;通过 3 种抑菌方法验证,鹰嘴豆和鹰嘴豆总黄酮均未出现抑菌作用。

    鹰嘴豆总黄酮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抑菌效果

    不同来源淫羊藿的质量评价

    何洁杨洁王仕宝丁伟...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不同来源淫羊藿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30 批淫羊藿样品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 4 种黄酮醇苷类成分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灰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SPSS 27。0 和Simca 14。1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来源淫羊藿进行质量评价。[结果]30 批淫羊藿样品的最优参考序列关联度、最差参考序列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分别为0。26~0。62、0。35~0。76、0。27~0。6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值大于 1 的 3 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 3。179、1。964 和1。185,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9。733%、24。554%和 14。818%,累计方差解释率为 79。102%。在聚类分析中,选择平方欧氏距离为5 时,其样品分为 6 类。[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SPSS 27。0 和Simca 14。1 软件,可以对淫羊藿品质进行较为全面可靠的评价。

    淫羊藿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