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中西部典型矿区排土场植被覆盖变化与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内蒙古中西部典型矿区排土场植被覆盖变化与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扫码查看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强烈人为扰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已成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为了对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应用实地物种调查和2001年、2002年、2004年、2013年及2017年卫星Landsat8的OLI影像解译,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对内蒙古中西部四个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植物覆盖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因为所处地区不同,建成时间不同,人为扰动程度不同导致排土场植被差异较大;(2)四个煤矿排土场的优势物种分布为:阿拉善盟太西煤矿以豆科、禾本科、菊科和藜科为主,乌海市源兴煤矿以藜科、豆科和禾本科为主,鄂尔多斯市黑岱沟煤矿以菊科为主,锡林郭勒盟胜利一号煤矿以禾本科为主;(3)四个煤矿排土场均处于干旱半干旱区,NDVI的整体水平偏低.在三个卫星影像时段的排土场其地表类型的植被覆盖率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
Analysis on Vegetation Evolution Processing in Four Opencast Coal Mine Dumps in Central-western Inner Mongolia

吕凯、王瑶、华宇鹏、智颖飙、牛海

展开 >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露天煤矿 排土场 NDVI 遥感 生物修复

2020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STPCD
影响因子:0.291
ISSN:1001-8735
年,卷(期):2020.49(6)
  •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