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陈汉忠

双月刊

1001-8735

nmsdxb@imnu.edu.cn;nmsb@chinajournal.net.cn

0471-4393042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学等栏目。本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有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能源结构转型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付焕成小平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0 年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以及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直接降低碳排放强度,并且可以通过促进能源结构转型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短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负向溢出效应,邻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因此,为推进低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竞争、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数字普惠金融能源结构转型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低碳发展机制研究——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视角

    周游王晓明杨蕴丽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现代工业基地,推动黄河流域低碳发展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2-2021 年数据,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中介视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九省区碳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黄河流域碳减排存在显著 U型关系,实现机制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碳减排,该影响在上游省区更加明显.建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适当扩大数字经济规模,不断促进数字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结合.

    数字经济黄河流域碳减排产业结构优化中介视角

    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与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白科王营营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中国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部分,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考察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的双向驱动发展能否促进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首先从推动力和拉动力两个维度梳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其次选取电子商务贸易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两个指标,并通过 PVAR模型与 SWOT-AHP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提高 1 个单位,对外贸易平均增长超 10%,但对外贸易的增长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实现电子商务的发展,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为促进两者之间的双向驱动发展,从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区位优势四个方面提出的"最大限度发展(SO)"的战略方案是未来促进民族地区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

    电子商务对外贸易PVAR模型SWOT-AHP模型民族地区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徽州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张龑储金龙李久林胡大卫...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地区作为传统村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频繁旅游开发导致景观生态风险发生波动,通过评价其景观生态风险有助于指导区域高质量发展.选取 1990 年、2000 年、2010 年、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揭示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各驱动因素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徽州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研究期内耕地、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2)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趋于复杂和分散,破碎化加剧;(3)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有明显扩张现象,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增长趋势,风险质心总体较为集中;(4)四期景观生态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的聚集效应逐渐减弱,与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变化具有趋同特征;(5)景观生态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坡度,因子交互作用对景观生态风险的解释力强于单因子作用.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风险地理探测器徽州地区

    县域视角下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性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侯凯宁王考郝润梅薛志有...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助推城市低碳开发利用土地,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碳排放量计算、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大为建设用地,2010-2020 年平均动态度达到 3.34%,其次为未利用地、耕地、草地、水域、林地,玉泉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高于其他旗县;(2)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发现,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最大,赛罕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最多,武川县的土地利用碳汇量最大,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中赛罕区最大;(3)各地类变化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变动的关联度均大于 0.5,说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其中,建设用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域,林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因此,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是最大的,如要缓解建设用地带来的碳排放压力,一方面要对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控,更新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增加碳汇土地,保护林地、草地、人造湖泊等利用类型,增加碳汇储备.

    土地利用变化县域单元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性灰色关联度

    手性苯乙胺配体诱导的CsPbBr3量子点的圆偏振发光

    张丽媛詹传郎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通过改变胺配体的链长度,从油胺(OAm)、十二胺(DDA)、辛胺(OA)到手性苯乙胺(PEA),发现引入手性苯乙胺配体后,CsPbBr3 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最高,为 44.9%,且其显示圆偏振发光(CPL)性能,发光不对称因子为 0.005.其次通过改变手性苯乙胺与非手性油胺、十二胺或辛胺的摩尔比例来共同钝化量子点,在苯乙胺比例为 75%时得到的 PLQY 和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均最大.其中手性苯乙胺与非手性辛胺的比例为 3∶1 时获得了 70.1%的 PLQY和-0.027/+0.025 的 glum.

    钙钛矿量子点手性配体配体钝化圆偏振发光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馆藏明代古尸体表真菌群落的研究

    韩超李倩倩郑倩茹黄柯...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常州博物馆馆藏出土的一具明代古尸体表霉斑、霉点处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显示,古尸体表共计检出 2 个门,8 个纲,9 个目,10 个科,10 个属,以及 49 个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SV).该古尸体表霉变处的优势类群为曲霉属,相对丰度为 89.79%~99.88%,其中隶属于曲霉属的 ASV1 为霉变点位处的优势物种,相对丰度为 55.78%~90.98%,初步鉴定是一种超越耐旱极限的帚状曲霉,在古尸体表霉斑、霉点处占绝对优势,可能是造成霉变的主要微生物.鉴定古尸在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腐微生物,有助于提高霉变防治的针对性,为古尸的长久保存提供参考和依据.

    古尸霉变真菌曲霉属高通量测序

    库布齐沙漠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的影响

    张焱徐杰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维系着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对库布齐沙漠不同类型土壤结皮和其下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结皮类型的水平格局尺度上,土壤结皮的土壤黏粒和粉粒的百分含量及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均为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为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藓结皮明显降低了土壤 pH 值,藓结皮的有机质、TN、TP、TK 和 AN、AP、AK 均大于藻结皮和物理结皮.在同一种结皮土壤垂直格局尺度上,藓结皮和藻结皮土壤的黏粒和粉粒的百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物理结皮变化不显著;藓结皮、藻结皮的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藓结皮的含水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藻结皮和物理结皮随土壤深度增加含水量增加;藓结皮和藻结皮的 SOC、TN、TP、TK和 AN、AP、AK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物理结皮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该地区在有结皮的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提高,对表层的影响最大,高于其他土层;藓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普遍强于藻结皮,表明在该地区可以通过生物结皮来提高土壤肥力等指标.

    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土壤容重养分含量

    在LHC上通过4τ信号寻找重希格斯玻色子

    马妍王彦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积分亮度为 300 fb-1、√s=14 TeV的条件下,通过蒙特卡罗法模拟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对撞事例,分析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预言的重中性希格斯玻色子H的产生和衰变过程:pp→H→hh→τ+τ-τ+τ-,发现最终末态为 l±vvl±vvτjτj(l=e,µ)信号,说明满足过往实验及理论的要求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 4τ信号的可能性很大.

    双希格斯二重态模型重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物理

    mRNA三级结构局部碱基对螺旋参量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影响

    彭诗雅李瑞芳宋鑫伟高姗...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局部碱基对螺旋参量对蛋白质折叠速率的作用机制,收集了 100 个具有实验折叠速率的蛋白质,通过计算获得各个蛋白质相对应的 mRNA三级结构数据,筛选出其中的局部碱基对螺旋参量,深入研究这些参量与蛋白质折叠速率之间的相关性;将所选蛋白质按照折叠类型和二级结构进行分组,进而分析这些参量对不同类蛋白质折叠速率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折叠速率与 X-disp、Y-disp、h-Rise、Incl(η)、Tip(θ)和h-Twist六个参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mRNA三级结构的局部碱基对螺旋参量在调控蛋白质折叠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NA三级结构局部碱基对螺旋参量蛋白质折叠速率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