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行椎体成形术的175 例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疗效不佳组(11 例)和疗效佳组(164 例),对影响疗效的性别、年龄、术前患者骨密度、是否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MRI检查是否提示存在后柱损伤、手术方式、骨水泥的注入量、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前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是否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手术方式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及骨水泥的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前患者骨密度、MRI检查是否提示存在伤锥后柱损伤、术前VAS、术前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伤椎后柱损伤、骨水泥的注入量是发生术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伤椎后柱损伤、骨水泥的注入量过大是导致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陈丹华、马烽烽、卢荣、葛许锋、成红兵

展开 >

南通瑞慈医院骨科,江苏 226010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治疗效果 多因素分析

南通市科技局项目

MS12020009

2024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0.637
ISSN:1674-7887
年,卷(期):202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