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梵汉对勘和同经异译再谈汉译佛典中的“叉手”与“合掌”
从梵汉对勘和同经异译再谈汉译佛典中的“叉手”与“合掌”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根据梵、汉不同版本佛典的对勘研究可知,“叉手”在佛典中的意义为“两掌对合于胸前或额前,掌心微虚或紧贴”,并无前辈学者所言的“手指交叉”义.结合同经异译和历代佛典用例的穷尽性统计可知,东汉及三国时期仅用“叉手”,西晋逐步换用“合掌”,二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历时更替共生关系,原因是西晋时期世俗叉手礼形成,译师为别义而新造出“合掌”进行对译.这也是译经成熟期追求译经词语表意准确性的必然要求.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晶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
梵汉对勘
同经异译
叉手
合掌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17XNH096
出版年:
2018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214
ISSN:
1001-5744
年,卷(期):
2018.
40
(1)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