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陈育宁

双月刊

1001-5744

machb@nxu.edu.cn

0951-2061793;2061735

750021

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宁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两次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伦理视域下善的内涵及其审思

    舒向玖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的建构中,"善"的原则一直是被探讨的命题.一是第二国际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代表的观点,受新康德主义伦理学的影响,从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联来构建"善"的社会伦理原则.二是以英美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者为主要代表,主张通过"非……"的理路来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今,我们应该重视并审思重返亚里士多德式的实践原则,并基于此开展补偿论证,以此弥补原有论证方式的不足.在力图走出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路线的误区和英美分析学派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改进的路线中,不应该忽视马克思本人将伦理作为"善"的考量的主张.

    第二国际英美分析学派亚里士多德式善的原则

    201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923篇论文的引证分析

    苏成爱刘娇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是全国唯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分别单独设置专栏的学术理论刊物,能够为准确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状况提供样本.使用引证分析法对2015年以来该刊刊登的923篇文章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内涵研究等5个方面的重要主题展开;期刊发文的被引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热点问题呈正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研究热点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同时学科之间可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鉴于此,未来期刊可以根据各个数据库的被引情况,不断调整办刊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关注期刊引证反映的热点问题,为本专业学生教育提供有益补充;进入新时代,应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引证分析热点学科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根祖文化研究

    王宏涛王新玉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景观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根祖文化景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互构关系,通过对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移民传说资源景观生产,将地名标识中的大槐树演变为根祖文化旅游景观中所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述,实现根祖文化与景观文化符号功能的叙事建构,并获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号生成的共识和广泛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祖文化洪洞大槐树景区景观人类学互构

    图解诗经——《御笔泾清渭浊诗并纪实附录》的文史意涵考辨

    郭满
    28-3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御笔泾清渭浊诗并纪实附录》的绘制缘起乾隆对诗经中"泾以渭浊"的差异性解读.从文本解经,到实地勘察印证,再到图像刻石纪事,体现出乾隆在八旬万寿之际彰显文治武功的主观意图.除了艺术性的面相,《泾渭清浊图》也提供了重新审视图像与经义、文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古地图与书画之间的区隔界线、书写介质与意义表达等问题的多重视角.

    泾渭清浊诗经黄河

    地方政府借款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应对(1923-1937年)

    黄传荣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湖北财政入不敷出,为弥补财政亏空,历届政府频频向汉口银行业借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简称"汉行")亦是借款对象.汉行的政府借款具有次数频繁、总额呈增长趋势、以押款为主、借款主体多元化、不同时期的借款偿还情况不同等特点.对于湖北地方政府的逼借,汉行的态度颇为复杂.若过多承借,不仅使本行资金风险大,而且严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若一味抵制,又担心激怒政府,遭致封行.因此,汉行灵活应对,既有条件地与政府合作,又在汉口银行公会的领导下予以抵制,最大限度地维护本行利益.地方政府向汉行借款不仅反映出汉行的政治倾向,还折射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湖北地方政府、汉口银行业与湖北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汉行地方政府借款应对银行业与地方政府

    绥西抗战中陆军第八十一军的战绩新考

    马骏沈义华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绥远西部的抗战自1937年9月发生后,驻宁夏陆军第三十五师于1938年升格为第八十一军,于当年5月奉命开赴绥西抵抗日军.第八十一军是西北地区出兵北疆西部的抗战部队,虽然武器装备陈旧,给养严重不足,但官兵士气旺盛.驻防绥西后修筑了长达10公里的防御战壕和工事,布防在北部要隘,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战力量.第八十一军部队还着力稳定了绥西的社会局面.1939年至1940年间,第八十一军于黄河以北参加了包头战役、绥西战役和五原战役等几大战役,尤以防守乌不浪口的战斗牺牲重大.1941年于黄河以南新民堡一带的"冬季战斗""春季战斗"中,伤亡亦重大.第八十一军是西北地方部队,绥西抗战使之升华为挽救祖国危亡的一支生力军.绥西抗战扼守了日军妄图西进与南下的门户,有着北疆各民族军民团结御敌的独特价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强化和熔铸过程的典范之一.

    绥西抗战陆军第八十一军乌不浪口战斗新民堡—王爱召战斗

    "与其p,(不如)q"的引述用法及形成动因

    史春磊邵洪亮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其p,(不如)q"处于回应语位置,"与其p"是一种引述形式,其引语p的来源有三种类型:语篇前文或话语前句;言者整合下的语境内容;话语双方共知背景.实际话语中,"与其p,(不如)q"表达言者倾向性态度立场,其中,言者对p持消极否定态度,并倾向于选择q."与其p,(不如)q"的立场表达可以针对话语内容,也可以针对话语适切性.针对话语内容时,q表达言者的推断、建议、意愿等.针对话语适切性时,q往往是对p的修正或进一步解释.另外,"与其p,(不如)q"还具有非现实性用法."与其p,(不如)q"倾向性态度立场的形成,一方面由于连词对互动功能的投射,另一方面与礼貌原则和语境吸收有关.

    "与其p,(不如)q"引语源态度立场形成动因

    "野蛮"的文明:魏觉钟《南荒民族》的南洋书写与文化反思

    罗甜甜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觉钟是中国现代南洋游记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其著作《南荒民族》描绘了一个生动且多样的南洋形象.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南游文人的作品,魏觉钟的南洋之旅既是个人追求,也涉及对民族形象的重构.他依次从自然景观、民族特色到社会结构三个维度勾勒了南洋的多样性,展现了超越传统文化偏见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新视野.在构建南洋形象的过程中,魏觉钟有意识地结合对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审视,他将南洋视为一个反思的场域,既分析了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探讨了中国文明自身的问题.魏觉钟的南洋书写颠覆了传统的"文明"与"野蛮"的二分观念,体现了一种追求文化普遍性的思考方式.

    魏觉钟《南荒民族》南洋书写文化反思

    路斯化龙:张龙公故事传播及信仰流变——兼论文本、景观与史实的对应逻辑

    黄昆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起于隋唐,流行于两宋,衰落于明清的张龙公曾作为司雨神灵具有较大的时空影响力.张龙公最初以地方名宦的身份为民铭记,后随着信仰中心由宣城向颍上转移,在地缘因素作用下,其司雨的"龙公"形象逐渐成为信仰的主流,并得到文人阶层的故事建构.张龙公信仰的传播与欧阳修、苏轼收录和题写的两则碑文密切相关,由此在文人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官方认可.但因长期以"二碑文"充当信仰传播的叙事内容,在缺少故事塑造、群体认同和传播中介等因素的作用下,虽然与张龙公有关的景观遍布多地,但其信仰空间主要集中于安徽霍邱和颍上两地.明清时期,由于皖北绅权弱势型的乡土特征,在缺少绅士阶层的地缘作用下,张龙公信仰更呈衰落之势.

    张路斯二碑文信仰流变

    从《绣像小说》版《英轺日记》的改写管窥近代小说转型

    李九华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庚子事变"次年,载振受慈禧、光绪委派,以镇国将军身份任头等专使大臣出使英国,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和《绣像小说》杂志都刊行《英轺日记》记录此事.前者是文言游记,后者为白话小说,小说在游记版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结构上,两作一脉相承,核心人物和主要事件不变,保留相同旅行线索和叙事次序,但小说在思想倾向、旅行内容、叙事人称、语言风格上有全面改变,呈现一种"新作"的面貌.考校两种《英轺日记》,发现在清末"新小说"呼声很高的背景下,这篇游记向小说的转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文学观念在预设读者、文言白话和文学理念上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载振《英轺日记》《绣像小说》近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