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义务教育非在编教师治理的变迁与抉择——基于非在编教师存在历史及趋势的考察

义务教育非在编教师治理的变迁与抉择——基于非在编教师存在历史及趋势的考察

扫码查看
编制制度是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人事管理的基础.在编制总量严控政策下,我国存在相当数量的非在编教师,对非在编教师的治理到底应该是"防堵"还是"疏导"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非在编教师,并先后经历了民办教师为主、民办教师消退与代课教师发展、多元化的编外用师改革三个阶段.不同时期,非在编教师的存在与经济财政的制约、正规师资来源短缺、编制总量限制、教师供需的结构性失衡等因素有关.未来,随着经济财政制约作用的减弱以及师资来源越来越充足,非在编教师数量逐渐减少是一个基本趋势.但由于编制政策的影响以及教师供需的时空结构矛盾将长期存在,非在编教师也将持续存在.对非在编教师应该采取疏导为主的治理策略,推进教育系统用人机制改革,在承认其存在必要性基础上,实现一定时期内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的规范融合管理.

杨卫安

展开 >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24

义务教育 非在编教师 编制政策 人事管理 治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2022)

BFA220183

2024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14
ISSN:1001-5744
年,卷(期):2024.46(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