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诗以地著:微观视域下桐城诗派的传承与发展——以咸同年间《敬孚日记》为中心

诗以地著:微观视域下桐城诗派的传承与发展——以咸同年间《敬孚日记》为中心

扫码查看
地域意识的凸显,是清代诗学发展的显著特征.萧穆是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学家,其咸丰十年到同治五年的日记,展示出桐城地域诗派在一个时期的发展面貌,即:桐城在浓厚的诗学氛围下,孕育出了以家传和"私承"为传承途径,以桐城派经典诗歌文本、选本为思想载体,以批点、临写为学习手段的综合性诗学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使桐城一邑文士保持文风、固守家法,在面对翻涌跌宕的咸同诗坛之时,呈现出与曾国藩变革桐城诗学相异的发展路径.

申俊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57

敬孚日记 诗学氛围 传承方式 变革与坚守

2024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14
ISSN:1001-5744
年,卷(期):2024.46(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