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隋唐,流行于两宋,衰落于明清的张龙公曾作为司雨神灵具有较大的时空影响力.张龙公最初以地方名宦的身份为民铭记,后随着信仰中心由宣城向颍上转移,在地缘因素作用下,其司雨的"龙公"形象逐渐成为信仰的主流,并得到文人阶层的故事建构.张龙公信仰的传播与欧阳修、苏轼收录和题写的两则碑文密切相关,由此在文人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官方认可.但因长期以"二碑文"充当信仰传播的叙事内容,在缺少故事塑造、群体认同和传播中介等因素的作用下,虽然与张龙公有关的景观遍布多地,但其信仰空间主要集中于安徽霍邱和颍上两地.明清时期,由于皖北绅权弱势型的乡土特征,在缺少绅士阶层的地缘作用下,张龙公信仰更呈衰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