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社会法的矛盾特殊性及其立法应对
论社会法的矛盾特殊性及其立法应对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社会法区别于传统公法与私法,遵循整体主义法学方法论,其价值本位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个体在社会法中的利益并非以权利的形式体现,而是以"利益成分"的形式表现.因此,在社会法之权益内部,存在着整体性利益与个体利益成分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法之权力不同于传统行政权,是国家维护社会管理的柔性权力与社会团体的管理权力的复合,对其授权的重要性大于对其限权,故在社会法的"权益—管制权"矛盾中,管制权也因其积极性、主动性而居于支配地位.社会法之立法应以应对上述矛盾为己任,在实体法上,应对社会法中管制权的运行模式进行立法明晰,明确社会法权力行使主体和责任方式;在程序法上,应承认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在社会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并设计一套与社会法价值意旨相契合的胜诉利益分配方案.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伟斌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关键词:
整体主义
社会公益诉讼
社会法
矛盾特殊性
利益成分
出版年:
2024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214
ISSN:
1001-5744
年,卷(期):
2024.
4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