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壤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红壤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d Pattern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mall Red Soil Watershed

扫码查看
以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为背景,研究了红壤小流域花生地、花-橘间作、橘园和板栗园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其中0~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依次为板栗园>橘园>花-橘间作>花生地,而土壤微生物量氮则为板栗园>花生地>花-橘间作地>橘园.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呈现出高度的坡位变异,坡麓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坡顶和坡中,且这种分异主要反映在0~5 cm土层,其中从坡顶到坡麓0~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幅依次为板栗园(28%)>花生地(24%)>橘园(13%)>花-橘间作地(7%);而土壤微生物量氮为花生地(29%)>橘园(14%)>板栗园(13%)>花-橘间作地(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碳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全磷、有效磷相关性不明显.

王晓龙、胡锋、李辉信、秦江涛、张斌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红壤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量 坡位分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开放试验站基金

49871046

200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06.25(1)
  • 6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