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黄贮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不同黄贮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针对长三角水源区高C/N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制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装置,探索了不同黄贮预处理技术对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并从预处理前后物料结构变化与降解效果方面对秸秆产沼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发酵物料C/N为50的条件下,8 mg·L-1 Ca(OH)2的稀碱处理组和稀释20倍沼液的微生物处理组产气效果最佳,单位干物质产气量分别达407 L·kg-1 VS与397 L·kg-1 VS,总产气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64倍和1.59倍,可以达到最佳C/N条件下的80%~115%,表明适宜的预处理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氮源不足造成的产气效率低下问题.两种预处理方式均可使水稻秸秆表面蜡质层、颗粒物与丝状物分解,进而提高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效率.研究表明,稀碱预处理可缓冲发酵前期酸化对产气的抑制作用,沼液处理组可显著提高发酵初期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但所需预处理时间相对较长,约为稀碱预处理的4倍,工程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预处理方式.
Effects of different yellow-storage pretreatments on the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straw

王振旗、张敏、沈根祥、王晨、钱晓雍、倪远之、张心良

展开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3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

水稻秸秆 干法厌氧发酵 预处理 碳氮比(C/N) 产气量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上海市重大环保科研项目

19DZ1204801沪环科[2015]第8号沪环科[2020]第10号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4)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