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土壤质量的改良剂修复镉污染稻田综合效果评价

基于土壤质量的改良剂修复镉污染稻田综合效果评价

扫码查看
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DTPA浸提态Cd、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糙米Cd和稻谷产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判改良剂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改良剂施用量为6000 kg·hm-2和7500 kg·hm-2时,DTPA浸提态Cd含量分别减少10.5%和8.8%.当改良剂用量为6000 kg·hm-2时,有机质含量减小6.3%;改良剂没有显著影响碱解氮、有效磷和CEC含量,但是显著提高了速效钾含量.当改良剂用量为1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增加23.9%;当改良剂用量≥4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且修复效率(RE)均超过40%.当改良剂用量为4500 kg·hm-2时,稻谷产量增加18.7%.采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当用量为6000 kg·hm-2时,改良剂修复Cd污染稻田的综合效果最佳.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mediation effects on cadmium contamination in paddy fields based on soil quality

李义纯、王艳红、陈勇、唐明灯、李奇、李林峰、林晓扬、尹贻龙、艾绍英

展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州 510640

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改良剂 镉(Cd)污染稻田 修复效果评估 土壤质量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产业学科团队建设项目

414031042014A0303137682019B0202180022019KJ1182019KJ118202120TD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6)
  • 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