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物-鱼共作对淡水养殖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作物-鱼共作对淡水养殖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作物[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Kato)、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sativa)、小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和空心菜(Ipomoea aquatic Forsk)]-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共作为例,探索不同类型作物与鱼共作对养殖水体N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箱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测量水稻/蔬菜-黄颡鱼共作系统N2O排放通量和上覆水与土壤孔隙水N2O浓度.不同作物-鱼共作对养殖水体N2O排放均有显著消减作用.与单养鱼处理相比,籼稻-鱼共作、粳稻-鱼共作、空心菜-鱼共作和小白菜-鱼共作处理N2O排放量分别减少82.1%、69.2%、67.9%和60.3%.稻-鱼共作可以同时减少上覆水和土壤孔隙水中N2O浓度,但菜-鱼共作仅减少上覆水中N2O浓度.稻-鱼共作显著降低养殖水体TN、NH+4-N、NO-3-N和底泥NH+4-N、DON浓度,菜-鱼共作仅显著降低养殖水体NO-3-N浓度.作物-鱼共作处理显著增加养殖前期底泥中nirK和nosZ基因丰度,对nirS基因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作物-鱼共作处理对鱼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获得额外的作物产品,显著提高了系统氮素养分利用率.与单养鱼相比,水稻和蔬菜与鱼共作均能显著减少N2O排放,提高养殖系统氮素利用率.籼稻-鱼共作的减排效应要优于其他3种共作处理.
Impacts of different crop-fish co-culture systems on N2O emission from freshwater aquaculture systems

鲍婷、王梦杰、吴俊男、刘耀斌、李凤博、冯金飞、方福平

展开 >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311400

作物-鱼共作系统 N2O排放特征 功能基因 氮污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87754841907410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6)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