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巢湖圩区再生稻田甲烷及氧化亚氮的排放规律研究

巢湖圩区再生稻田甲烷及氧化亚氮的排放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为明确巢湖圩区再生稻田甲烷(CH4)及氧化亚氮(N2O)的排放规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观测了巢湖圩区2019—2020年再生稻田(RR)和稻麦轮作田(SW)的CH4和N2O排放通量,测定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研究结果表明:SW处理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出现较大CH4排放峰,RR处理的CH4排放峰不仅出现在中稻季返青期和分蘖期,还出现在成熟期和再生季前期.SW处理N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麦季降雨之后、稻季烤田及排水落干时,而RR处理N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促苗肥施用后.与SW处理相比,RR处理的全年CH4排放量、N2O排放量、总温室气体排放量(TGHG)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降低了22.3%、86.5%、36.3%和15.9%(P<0.05).RR处理无小麦产量,但水稻产量增加了16.2%(P<0.05).稻季CH4排放通量与土壤Eh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土壤D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RR处理的稻季N2O排放通量与土壤NH+4-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来看,在巢湖圩区种植再生稻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大幅减少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Reduced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ratoon rice paddy in Chaohu polder area,China

王天宇、樊迪、宋开付、张广斌、徐华、马静

展开 >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再生稻 稻麦轮作 温室气体排放 巢湖圩区

2017YFD030010541877325416712412018349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8)
  • 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