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淡水绿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研究

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淡水绿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研究

扫码查看
以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NP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ZnO NPs和TiO2 NPs对两种淡水绿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暴露时间下,ZnO NPs对淡水绿藻的生长抑制毒性均明显高于TiO2 NPs,且溶解释放的Zn2+在ZnO NPs对斜生栅藻毒性效应中的贡献高于其在ZnO NPs对蛋白核小球藻毒性效应中的贡献.ZnO NPs和TiO2 NPs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大于其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且ZnO NPs的毒性在二元混合物毒性中占主要贡献.ZnO NPs与TiO2 NPs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在混合暴露浓度小于1 mg·L-1时表现为加和,而在混合暴露浓度大于1 mg·L-1时表现为拮抗;二元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在24 h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表现为协同,而在48 h和72 h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表现为拮抗.不同的暴露时间下独立作用模型对二元混合物毒性的预测能力均强于浓度加和模型,另外ZnO NPs和TiO2 NPs对淡水绿藻的联合毒性机制与纳米颗粒诱导活性氧物种生成,引起藻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Single and joint toxicity of zinc 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for freshwater algae

王壮、金世光、张帆、王德高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复合污染 纳米毒性 联合毒性 淡水绿藻 作用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971522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10)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