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氨排放的时空格局与减排潜力

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氨排放的时空格局与减排潜力

扫码查看
京津冀地区不合理的肥料和粪便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氨排放,促进了该地区PM2.5的上升.本研究基于排放因子法和高分辨率活动数据建立了京津冀地区2015—2019年的氨排放清单,阐明了该地区农业源氨排放的总量和来源、时间变化、空间格局以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年均农业源氨排放量为429.1 Gg·a-1,玉米种植、尿素施用和室内圈舍是氨排放的主要来源;农业源氨排放量逐年下降,其中种植业贡献了75%的减少量.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氨排放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50%的县(区、市)贡献了80%以上的排放.提高作物氮利用率可以大幅降低种植业的氨排放(57.5%),采用酸性碳酸钙替代饲料中的碳酸钙则可以有效降低畜禽养殖业的氨排放(26%~53%).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potential to mitigate ammonia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China

吾拉哈提·阿达力别克、展晓莹、周丰、居学海、习斌、黄宏坤、靳拓、许丹丹

展开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北京 100125

展开 >

京津冀 氨排放 排放清单 时空格局 氨减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

2018YFC021330441907087BSRF2019052110399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10)
  • 8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