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

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

扫码查看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分解的根际激发效应,进而提高土壤碳平衡评估的精确度.本文整合了关于小麦和玉米13C/14C示踪实验的文献,对作物-土壤系统光合碳分配、向地下部碳输入量、根际土壤CO2区分以及根际激发效应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在作物-土壤系统中,小麦光合碳分配到地上部、根系、土壤和土壤释放CO2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3.1%、12.5%、4.6%、9.8%,玉米分别为68.4%、16.0%、4.6%和11.1%.小麦和玉米通过根系和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输入量均值分别为1058 kg·hm-2和1025 kg·hm-2,其中根际沉积碳占地下输入的贡献均值分别为0.45和0.38.小麦和玉米根源呼吸占根际土壤CO2释放的贡献值均达到50%以上,分别为51.3%和56.7%.小麦和玉米生长促进SOC的分解,根际激发效应平均值分别为172%和15%,若采用传统根去除法来区分土壤呼吸,根际激发效应则会被忽略,这可能导致根源呼吸的高估.小麦和玉米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净根际沉积碳占地下部净碳输入(根系+根际沉积物)比例分别为27%和22%,如果利用传统洗根法,这部分光合碳量就无法量化,导致输入到地下部的光合碳量被低估.
Contributions of wheat and maize growth to soil carbon input and output

孙昭安、朱彪、张译文、李梦雨、孟凡乔

展开 >

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潍坊 26106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山东省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招远 265499

展开 >

小麦 玉米 根际沉积 根源呼吸 根际激发效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潍坊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16YFD02012042019BS12

202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1.40(10)
  •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