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扫码查看
为分析我国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全面了解其潜在生态风险和重金属污染来源,以云南省会泽县者海镇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重金属含量检测分析,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水质指数评价法、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河道底泥和河道水质中Cd、Hg、As、Pb、Cr、Cu、Ni和Zn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底泥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平均值分别为84。1和215。5,均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风险指数(RI)平均值分别为3562。3和8907。0,均处于极高风险水平。研究区土壤和底泥中所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存在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的情况,并显著高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中,Cd是污染最严重的元素,土壤和底泥中Cd含量分别是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8。2倍和15。8倍,其对土壤和底泥的RI贡献率分别达到94。34%和96。78%,应重点关注。研究区河道水质等级处于良好至很差水平,分别有56。25%和6。25%的采样点水体中Ni和Zn超过Ⅲ类水限值,其他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研究区土壤以及底泥中Cd、Hg、As、Pb、Cu和Zn主要来源于当地矿业污染,Cr和Ni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总体来看,研究区Cd污染严重,存在极高的潜在风险,应采取安全利用和修复等措施降低其风险水平。

刘奇、王晟、陈文、刘志宗、赵炫越、包立、张乃明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 650201

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昆明 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 650201

矿区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 源解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U2002210202002AE320005

2024

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4.43(2)
刘奇,王晟,陈文,等.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43(2):308-322.DOI:10.11654/jaes.2023-0169.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