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湿地中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Cd结合机制——以株洲市某人工湿地为例

人工湿地中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Cd结合机制——以株洲市某人工湿地为例

扫码查看
为探究人工湿地不同季节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变化以及与Cd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差异,本研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光谱表征技术,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对春秋两季湿地沉积物中DOM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湿地沉积物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活动、植物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亲水性强且芳香性较低。春季与秋季的DOM含量分别为434 mg·kg-1和700 mg·kg-1,其中春季主要由两种类蛋白和两种腐殖质组成,而秋季则为一种类蛋白和三种腐殖质。各组分与Cd的淬灭过程主要是静态淬灭,其中春季的蛋白质残基表现出最为明显的淬灭效果,存在两类以上结合位点,而秋季的类蛋白和类富里酸为单齿络合物。类蛋白和类富里酸与Cd的结合比其他组分更为强烈且稳定,并且类蛋白质组分与Cd优先结合。结合过程中,Cd主要与DOM的酰胺、酚羟基、羧基官能团相互作用,其中酰胺的结合速率最快,其次是酚羟基和羧基。

张威宇、李伟峻、刘玉玲、姚俊帆、晏德、李南、铁柏清

展开 >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长沙 410128

湖南省灌溉水源水质污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

农业农村部南方产地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8

溶解性有机质 人工湿地沉积物 结合过程 二维相关光谱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0NK20012017YFD0801505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2
ISSN:1672-2043
年,卷(期):2024.43(6)
张威宇,李伟峻,刘玉玲,等.人工湿地中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Cd结合机制——以株洲市某人工湿地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43(6):1377-1388.DOI:10.11654/jaes.2023-0718.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