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结构
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结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基层乡村社会建构的逻辑起点.通过对阶级的动态建构,中国共产党将其政治意识形态下行并渗透到乡村社会,从而,一种新型的以阶级为基础、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泛政治化的社会结构形态正在形成,并且这种具有等级差异的阶级结构形态与过去的传统的差序社会结构形态在形式上明显不同.阶级关系在乡村基层社会的最终形成直接导致了传统社会结构的缺失与错位,农民在阶级关系的构建中寻找自身的阶级定位,但这种定位恰恰是新的社会分层的出现.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亦君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
建国初期
社会结构
乡村社会
阶级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项目编号:
12XDJ009
出版年:
2014
农业考古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农业考古
CHSSCD
影响因子:
0.248
ISSN:
1006-2335
年,卷(期):
2014.
(4)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