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巴·益西班觉(即"松巴堪布")足迹遍及卫藏、安多、蒙古、北京、五台山等地,是促进汉、藏、满、蒙古等民族沟通联系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藏地高僧.其学识渊博,通晓藏、蒙古、汉等多种语言,著述极丰,曾两度赴京晋见乾隆皇帝,担任达喇嘛,以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多语言交流能力协助章嘉国师完成乾隆皇帝主持的藏文《大藏经》的蒙古文翻译工作,被称作"松巴堪布".文章运用松巴·益西班觉两部自传和文集等史料,对有关松巴堪布成长的若干史实进行了考订,涉及"松巴堪布"称号的由来、格鲁派高僧担任萨迦派哲玉吉采寺堪布的历史渊源、与郡王颇罗鼐的关系、驻京时间及诏请缘由等,旨在深化对这位在汉、藏、满、蒙古民族关系及藏传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的高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