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高僧慧远是中国早期佛经中国化翻译的重要组织者.其调和了佛经翻译家道安的"案本而传"论与鸠摩罗什的"文派"主张,提出佛经汉译的"厥中"论,对当时佛教中国化及后世佛经汉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借助佛典及其他相关文献,梳理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中国化思想,着重将慧远的"厥中"论与道安、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以及同一时期西方翻译家哲罗姆的翻译思想进行比较."厥中"论体现出的"文质"观是对之前佛教中国化翻译思想的突破与超越."厥中"论与哲罗姆的翻译思想存在相似性及不同之处,但"厥中"论的理论格局更高,对直译与意译的把握更加灵活.基于此,当代中国译学理论建构应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传统译论价值,提升中国传统译学在国际译学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