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扫码查看
只有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放在"现代性"发生发展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才能明晰其时代契机、理论纠偏与主体精神.作为一种舶来的理论,"现代性"在20 世纪80 年代虽迎合了文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现实需求,但也存在着时间上的"现代性时差"与空间上的"现代性错位".在经历了"两种现代性"的内部膨胀和"多元现代性"的外部挑战后,"现代性"逐渐走向衰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直面现代性理论的当下危机,立足中国历史、国情、文化传统给出了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在文学研究范式转型上,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传统两个维度反思、重审现代性,标志着文学研究的主体觉醒与方向选择,并最终落实到以"人民性"为价值尺度的文学史阐释体系的建构上.

张剑

展开 >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现代性时差 现代性错位 两种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2024

青海社会科学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45
ISSN:1001-2338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