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乐保护的范式建构:论杨荫浏抢录《二泉映月》之开创与延续

民乐保护的范式建构:论杨荫浏抢录《二泉映月》之开创与延续

扫码查看
反顾杨荫浏先生抢录《二泉映月》之举措,重新梳理和审视其民乐传习经验与路径,对于后申遗时代的民乐保护范式建构具有启发意义.杨荫浏基于针对采录对象演奏(唱)惯习、审美取向的经验获取,准确把握和呈现作品的核心和灵韵;以田野经验支撑"口传心授"的民乐传习的传统路径;在此基础上,建构"曲调写本化"的记录方式,弥合"口传心授"的弊端.借以观照后申遗时代的民乐保护,建构包蕴活化经验的"活谱",形成录音以及语、图、谱互文的记录形态,以此重构传承生态,续写民乐的本真性,成为建构民乐保护范式的可行路径.

朱磊

展开 >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2

后申遗时代 民乐 活谱 保护范式 曲调写本化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0SJA0862

2024

齐鲁艺苑
山东艺术学院

齐鲁艺苑

CHSSCD
影响因子:0.107
ISSN:1002-2236
年,卷(期):2024.(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