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克己复礼
论克己复礼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克己复礼"历来有两种句读和释义,一是"克己,复礼",克制私欲从而归复于礼;二是"克,己复礼",能以此身肩负"礼"。这种分歧的背后既有孔子"释礼归仁"的时代回应,也有朱熹内圣之学理论构建的需要。无论训"克"为"克制"还是"肩负",其实都体现了儒学在自我践行中的使命担当。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卢欣雨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关键词:
克己复礼
仁
孔子
朱熹
出版年:
2020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ISSN:
年,卷(期):
2020.
(6)
参考文献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