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遥远的想象——《诗经》中的对面落笔

    高婕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面落笔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打破时空的界限描写对方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含蓄委婉地表达深厚情思的艺术效果。其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中,如《周南·卷耳》《魏风·陟岵》和《豳风·东山》三篇。通过对面落笔手法的运用,诗歌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营造出含蓄隽永的氛围,表达婉转深刻的情感,同时也为后代诗歌所仿效,对后代诗歌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对面落笔想象古典诗歌

    "跳关"与"毁灭"——试比较《跳关记》的"我"与《雷雨》的繁漪

    丘思瑜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跳关记》的"我"是白薇作品中女性意识鲜明的人物,此部作品中白薇对两性的认识更为深入,并不断探索女性的未来道路。与"我"有着同样压迫命运的繁漪,一个有着"雷雨"性格的女子,与"我"截然不同的结局。本文试从"我"与繁漪同为父权/夫权制牺牲品的角度对比分析二者的性格色彩与命运,尝试探究两性作家对女性人物处理的不同方式,即对女性意识的看法。

    牺牲品女性意识两性作家

    "为人生的文学"——分析左拉自然主义影响下的茅盾文学观

    何雪
    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化运动"人的觉醒"的浪潮下,茅盾开始探讨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并在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下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为人生"文学观。本文首先从小说的品格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介绍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具体主张。其次,阐释自然主义影响下的茅盾"为人生"文学观的具体内涵,着眼于小说的特点——描写对象、真实性和时代性以及小说的创作方法——实地观察和客观描写。最后简要叙述茅盾建立的"为人生"文学观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的重要意义。

    茅盾左拉自然主义"为人生"

    杂剧《后七国乐毅图齐》与话本《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比较研究

    高安琪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七国乐毅图齐》杂剧与《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话本都与"乐毅图齐"这一历史事件有关,但由于体裁以及作者艺术创作水平的不同,因此两部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杂剧内容以田单复齐为主,话本则包含了伐燕、图齐、复齐等内容。杂剧以田单为主角,孙子、田文、苏代、骑劫等属于次要人物,乐毅则很少出场;话本以孙子为主角,乐毅是重要人物之一,田单则不占重要地位;杂剧表面上以燕、齐两国的矛盾为主,实际上把矛盾冲突集中到田单与骑劫身上;话本则以燕、齐两国的矛盾冲突贯穿作品始终。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对深入认识这两部俗文学作品有重要意义。

    乐毅杂剧话本比较

    论克己复礼

    卢欣雨
    10-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己复礼"历来有两种句读和释义,一是"克己,复礼",克制私欲从而归复于礼;二是"克,己复礼",能以此身肩负"礼"。这种分歧的背后既有孔子"释礼归仁"的时代回应,也有朱熹内圣之学理论构建的需要。无论训"克"为"克制"还是"肩负",其实都体现了儒学在自我践行中的使命担当。

    克己复礼孔子朱熹

    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初探

    王一梅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丽莎白时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这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个伊丽莎白时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济贫法令,这一时期的济贫法令较以往相比,既沿袭了以往的一些济贫措施又呈现出了走向规范化的特征。其中的动因复杂,在法令的实施过程中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1601年济贫法的颁布奠定了旧济贫法时代的基本济贫原则,它以过去的济贫经验为基础,建立了一套以教区济贫为主要形式的规范的救济制度,允许短期和长期的救济,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枢密院流民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刘现莹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节点,由此开始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历史影响力上,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本文主要探讨了五四时期启蒙中国人民的革命理论根源马克思理论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王莹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族主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汲取了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

    梁启超民族主义背景阐述主要内容现实影响局限性

    机器翻译的词汇错误类型分析

    毕黎明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信息时代,机器翻译无疑是人们提高翻译工作效率的一大助力。经过机器翻译和人工译后编辑的结合,才能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本文依据《全校行为管理策略》(A Whole-school Approach:Behaviour Management)一书中第三章节的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通过案例探讨和分析机器翻译中的词语翻译的错误类型,总结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错误类型

    中国二语学习者在英文交际语中的负迁移

    李玥涵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际语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会遇到交际障碍,交际语负迁移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常见的交际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类与分析,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交际语使用的影响,以帮助中国二语学习者减少交际语的负迁移。

    交际语负迁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