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种内、种间化感作用分析入侵种薇甘菊及其近邻种的非协同进化趋势

从种内、种间化感作用分析入侵种薇甘菊及其近邻种的非协同进化趋势

扫码查看
为预测入侵植物与其邻近物种间的非协同进化趋势,分别提取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及其近邻种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葛藤(Pueraria lobata)和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的叶片水提液处理幼苗,对薇甘菊及其近邻种的种内、种间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对3种近邻种的化感作用呈现不同趋势(SE=0.50,0.61,-0.16),但种内存在较强的化感促进作用(SE=0.61),说明其种内化感竞争较弱;葛藤的种内化感促进作用(SE=0.32)弱于薇甘菊,种间的化感促进作用与薇甘菊相似(SE=0.52,0.50);五爪金龙种内化感促进作用(SE=0.06)弱于薇甘菊和葛藤(SE=0.32),种间促进作用(SE=0.24)弱于薇甘菊(SE=0.61);鸡矢藤的种内、种间化感作用均表现为抑制作用(SE=-0.18,-0.07),说明种内、种间化感竞争较强.野外调查表明4种植物分布的频度和多度均表现为薇甘菊>葛藤>五爪金龙>鸡矢藤,这与化感竞争力结果一致.可见,种内与种间化感作用在入侵植物与近邻植物的综合竞争力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为入侵种与近邻种之间的非协同进化趋势指明了方向.
Investigation on Non-coevolutionary Trends of the Invasive Plant Mikania micrantha and Its Neighbouring Species by Analyzing Their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Allelopathy

姜朝阳、余涵霞、黎捡妹、林宋玲、LIN Yi-han、彭长连、李伟华

展开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Agriculture Victoria, AgriBio, Centre for AgriBioscience, Victoria 3086, Australia

化感作用 入侵植物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竞争力 非协同进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7YFC12001052016A030313424资助

202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7
ISSN:1005-3395
年,卷(期):2020.28(1)
  •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