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对比研究

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对比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解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对云南元江干热河谷5种植物(鞍叶羊蹄甲、白皮乌口树、灰毛浆果楝、细基丸和九里香)干旱死亡叶片和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死亡叶片和自然凋落叶在碳和养分化学特性上表现出较大变异,且不同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与自然凋落叶相比,干旱死亡叶片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碳、C/N比和Mg含量,而木质素、半纤维素和N含量则较低.干旱死亡叶片与自然凋落叶间的碳(R2=0.56,P<0.01)、纤维素(R2=0.52,P<0.01)、半纤维素(R2=0.85,P<0.001)、单宁(R2=0.99,P<0.001)、木质素/N(R2=0.60,P<0.01)、C/N(R2=0.64,P<0.001)和氮含量(R2=0.85,P<0.001)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根据自然凋落叶化学性质预测未来极端干旱条件下干旱死亡叶片的化学性质.
Comparison of Chemical Traits between Drought-dead and Natural Litter Leaves

巢林、李忠国、杨大新、王爱华、张建兵、胡宝清、刘艳艳

展开 >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1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湖南 会同 41830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广西 凭祥 53260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研究站, 云南 元江 65330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50

展开 >

干旱 干热河谷 凋落物 化学性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开发或系统基金

31800333桂科AD20238078桂科AD192451332018GXNSFBA1380092021GXNSFBA196021602021239257NNNU-KLOP-X1917

2022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7
ISSN:1005-3395
年,卷(期):2022.30(1)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