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镉在南美蟛蜞菊、蟛蜞菊及其杂交种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

镉在南美蟛蜞菊、蟛蜞菊及其杂交种中的迁移和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解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迁移特性,用200μmol/L镉处理蟛蜞菊(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及其杂交种,研究了其对镉的吸收、迁移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茎和叶中的镉含量逐渐上升,叶片的镉含量逐渐与茎相当,而根部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整株水平上,杂交种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恢复生长后,3种植物根中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杂交种(50.4%)>蟛蜞菊(35.8%)>南美蟛蜞菊(33.7%).镉在3种植物的叶位分布模式在去镉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杂交种更偏向将重金属镉积累于幼叶和成熟叶中.3种植物从叶脉、叶脉间隙到叶片边缘的镉含量逐渐下降,南美蟛蜞菊叶脉的镉含量(2766.3μg/kg)最高.可见,杂交种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转移能力高于双亲,预示其在未来应用于植物修复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dmium in Sphagneticola trilobata, S. calendulacea and Their Hybrid

黄骏东、柯伟倩、陈广欣、古晓倩、张启雷、彭长连

展开 >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蟛蜞菊 杂交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17149331870374

2022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7
ISSN:1005-3395
年,卷(期):2022.30(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