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谷类作物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谷类作物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Beta-葡聚糖是由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的非纤维素多糖,主要分布在谷类作物籽粒胚乳及糊粉层中,在高尔基体合成,经由囊泡运输到质膜,最终在细胞壁上沉积.通过增加胆汁酸排泄,延迟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Beta-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最早在水稻(Oryza sativa)中得到鉴定,后在其他作物中陆续被发现.该基因家族包括3个主要成员:CslF、CslH和CslJ亚基因家族,起源于不同分支,经过趋同演化,执行合成β-葡聚糖的功能.Beta-葡聚糖基因家族成员均受到负选择压力,演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CslF亚家族基因成员相对较多,常在染色体上形成基因簇,CslF6是介导β-葡聚糖合成的主效基因.CslF亚家族在叶基部等幼嫩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且明显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CslH和CslJ亚家族成员较少,其中CslH亚家族在叶尖等成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而CslJ亚家族在籽粒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该文综述了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关系、表达模式,β-葡聚糖合成酶的亚细胞定位,以及作物中的定向育种研究进展,提出 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的精准定位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推动染色体工程在作物β-葡聚糖定向育种中的应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β-Glucan Synthase Gene Families in Cereal Crops

袁泓宇、崔冬丽、John Seymour Heslop HARRISON、刘青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华南国家植物园,广州 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莱斯特大学遗传学和基因组生物学系,莱斯特 LE17RH,英国

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广州 510650

展开 >

Beta-葡聚糖 谷类作物定向育种 基因家族演化 染色体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技术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外知名学者项目

320703592021A1515012410G2021030013Y861041001

202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7
ISSN:1005-3395
年,卷(期):2023.31(2)
  •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