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越南槐根的抗HIV活性成分研究

越南槐根的抗HIV活性成分研究

扫码查看
为研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根的抗HIV蛋白酶活性成分及其分子对接机制,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越南槐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HIV蛋白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IV活性筛选,运用分子对接手段初步探究活性化合物与HIV-1蛋白酶的结合机制.结果表明,从越南槐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三叶豆紫檀苷(1)、苦参碱(2)、N-acetylnicotinamide(3)、2'-O-甲基腺苷(4)、毛蕊异黄酮苷(5)、玫瑰花苷(6)、环广豆根素(7)、芒柄花苷(8),此外还分离得到塑化剂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抗HIV蛋白酶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和2的IC50分别为13.2和38.6 µg/mL,分子对接表明其与HIV蛋白酶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化合物3~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和2 显示中等的抗HIV蛋白酶活性.
Chemical Constituents with Anti-HIV Activities from the Roots of Sophora tonkinensis

魏鑫、张卫、杨欣、王菊、张丽艳、危英、周英

展开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 550025

越南槐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HIV活性 分子对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项目贵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和探索专项贵州省科技计划

2018YFC1708100KY[2021]0182018YFC170810208ZK[2023]430

202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27
ISSN:1005-3395
年,卷(期):2023.31(3)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