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南中部丘陵区热带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海南中部丘陵区热带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扫码查看
为弥补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到滨海台地区的过渡地带丘陵区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的空缺,为海南中部丘陵地区次生林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恢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及保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屯昌丘陵区不同类型次生林,对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87科201属267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2科196属261种.群落的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豆科、蔷薇科、梧桐科及樟科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87个科中,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的科分别有20、59和8个,显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征.200个属中,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的属分别有1、169和30个,种类组成的科、属地理成分热带成分分别为67.81%和84.50%(不包括世界广布的科属),温带成分分别为9.10%和15.00%,表明以热带分布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Margalef指数表现出灌木层最大,其次是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灌木层最大,其次是草本层和乔木层;Simpson指数是灌木层最大,其次是草本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最大,灌木层其次,乔木层最小.
Species Diversity and Floristic Components of 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s in Hilly Areas of Central Hainan

王牌、苟志辉、农寿千、黄川腾、林玲、余雪标

展开 >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海南省枫木实验林场,海南屯昌 571000

中部丘陵 植物多样性 区系分析 次生林群落

海南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

KYYS-2016-18

2018

热带作物学报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热带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7
ISSN:1000-2561
年,卷(期):2018.39(4)
  • 1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