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 77 份建兰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分析 21 个数量性状和 12 个质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 14.72%~42.79%范围内变异程度较大.其中,花长度的 CV 值最低(14.72%),说明此性状在各个种质之间相对稳定.花序梗数量的 CV 值最高(42.79%),其次是花朵数(41.67%).同时,Shannon-Wiener 指数(I)均接近 5,种质数量性状多样性相当高.在质量性状二元分析中,种质的萼片斑点或条纹(颜色)分布比例相近,花部萼片斑点或条纹的表现形式丰富.质量性状 CV 大小范围为 9.86%~83.81%,变异程度也较大.其中,叶姿的 CV值最低(9.86%),唇瓣形状的 CV 值最高(83.81%),萼片颜色居次之(70.69%).另外,质量性状的I指数数值范围在 4~5 之间,种质质量性状的多样性相当高.质量性状的辛普森指数(D)范围在 0.985~0.991 之间,接近数值 1,种质的质量性状分布较为均匀,多样性程度较高.对建兰种质 33 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值大于 1 为原则,提取出前 10 个主成分.前 10 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是 6.406、4.475、2.840、2.425、2.139、1.619、1.517、1.430、1.163、1.038,累积贡献率为 75.917%.花部位数量性状占据的主成分权重较大,是建兰主要的表型性状指标.对 77份建兰种质采用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树状聚类图.在欧氏距离的 15 处可将种质分为五大群体,群体表型性状主要特征集中在数量性状,尤其在花部位数量性状占据的主成分权重较大,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通过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探讨了建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科学管理和保护建兰种质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的建兰育种工作提供宝贵的遗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