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粉垄耕作对甘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粉垄耕作对甘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扫码查看
粉垄耕作是一种新型的深耕深松的耕作技术,与常规耕作方式不同,粉垄耕作能增加耕层土壤深度,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种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粉垄耕作和常规耕作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态位(非根际、根际和根表)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耕作处理,粉垄耕作处理后的中小团聚体(<1 mm)比例增加,而较大团聚体(>1 mm)比例则低于常规耕作处理.粉垄耕作处理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全氮和全磷含量降低.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在粉垄耕作处理中显著增加,并且粉垄耕作处理后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明显增加,而不同生态位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差别不大.对微生物beta多样性差异而言,粉垄耕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常规耕作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同生态位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而不同生态位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不大.结合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全氮、有效磷以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能显著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特性的变化,并且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改变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综上,不同的土壤耕作方式处理下甘蔗土壤的养分和团聚体组成发生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受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解析甘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Effect of Deep Vertical Rotary Tillage on Microbial Community in Sugar Cane Soil

刘洪、韦本辉、党柯柯、彭俊伟、李建刚、董元华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粉垄 高通量测序 耕作方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D0200604

2022

热带作物学报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热带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7
ISSN:1000-2561
年,卷(期):2022.43(3)
  • 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