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巨桉为巨桉(父本)和尾叶桉(母本)的杂交种.具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出材量高,轮伐期短,萌芽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已成为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的主要栽培树种.因其含有内源植物生长抑制物,其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处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添加尿素、鸡羊粪、EM菌和酵素菌于桉树皮中进行腐熟发酵,促进其内源抑制物降解,使其成为理化性质与泥炭土相似的有机基质.为揭示 3 种不同腐熟程度(未腐熟,腐熟 40 d,腐熟 60 d)桉树皮复配 3 种体积比(10%,20%,30%)珍珠岩对植物苗期生长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对 4 种作物(番茄、青花、生菜、辣木)进行大棚育苗盒育苗,在生长 6~8 周后测定叶片中 6 种与碳、氮代谢相关的酶(SS,SPS,Rubisco,GS,GOGAT,NR)活性.结果表明,腐熟程度与复配珍珠岩比例对番茄、青花、生菜的SPS酶活性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整体而言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受腐熟程度的影响比碳代谢相关酶大.3 种蔬菜在腐熟 60 d 桉树皮中的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泥炭土、桉树皮生料与腐熟 40 d 桉树皮(P<0.05),其中,生菜在复配 30%珍珠岩中的酶活性显著更高(P<0.05);此外,3 种蔬菜在复配 20%珍珠岩的腐熟40 d 桉树皮基质中的酶活性显著高于泥炭土(P<0.05).而辣木在泥炭土中的酶活性显著高于桉树皮基质(P<0.05),且在生料中显著高于经腐熟的桉树皮(P<0.05).桉树皮内源化合物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