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China in an Age of Mobility:Interethnic Marriage and Health Outcomes

扫码查看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郭未、马炬申

展开 >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族际婚姻 因果推断 健康结果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20BRK04071921003

2023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

人口学刊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07
ISSN:1004-129X
年,卷(期):2023.45(3)
  • 2
  • 32